
人之審美通常有兩方面:一是欣賞自然之美。其為『山之光,水之聲,月之色,花之香,文人之韻致』。另一方面則是欣賞造物之美。室充靜穆,有造像陶俑之古氣,無聲色浮華之噪氣;案有百器,有筆墨紙硯之雅氣,無重彩裝飾之俗氣;架陳精良,有名籍典冊之文氣,無市井喧囂之儈氣。留意于自然與造物之間,身得其所,心得其美,自由而歡暢。

青銅器、佛造像,陶之拙、瓷之凈,鼎爐瓶彝,文房字畫……它們組成了中國美術史的皇皇大觀。北宋以降,崇文的風氣席卷華夏,升平之世,物質繁華,上自王侯將相,下至文士平民,掀起了一陣摩古之潮流。大宋是講究審美的國度
